文章分類Article
視網膜剝離:症狀及治療
文/眼科醫師王得安
這篇文章會介紹的重點有:
1. 視網膜剝離是什麼
2. 視網膜剝離前兆:飛蚊症
3. 視網膜剝離症狀
4. 視網膜剝離原因
5. 視網膜剝離手術及治療
6. 視網膜剝離術後視力恢復
7. 如何預防視網膜剝離
視網膜剝離是什麼
如果把眼睛比做相機,視網膜就像是相機感光底片。視網膜上有許多感光細胞,負責將影像傳導到腦中。一旦視網膜和下方結構分離,就稱作視網膜剝離(下圖),影像訊號傳導會中斷,看物體就會模糊。視網膜剝離是眼科急症,如果沒有及時治療,可能會造成永久性視力損害。視網膜剝離分為裂孔性、牽扯性、滲出性三種,病因和治療都不相同。這篇文章主要介紹「裂孔性視網膜剝離」,是最常見的視網膜剝離、治療上也需要把握黃金時間。
圖源:American Optometric Association
以下先用表格整理出視網膜剝離的相關重點,接著會再深入說明各個細節:
視網膜剝離前兆:飛蚊症
當出現新的、大量飛蚊症,或閃光感(特別是閉眼時,仍可感受到閃光),要特別當心,因為這可能是視網膜剝離的前兆。
以裂孔性視網膜剝離為例,當視網膜產生破洞(裂孔)、或血管扯破時,都可能出現大量飛蚊症。另一方面,當玻璃體牽扯視網膜時,會導致視網膜感光細胞有訊號產生,因此會有閃光感。
當出現新的、大量飛蚊症,或閃光感,請儘速尋求眼科,安排散瞳檢查確認眼內狀況。視網膜剝離範圍會隨著時間擴大,如能及早發現並處理,會有較大機會控制視力受損的範圍!
視網膜剝離症狀
視網膜剝離會隨著時間擴大剝離的範圍,若能注意到症狀,及早處理,就有機會減少感光細胞的損傷。視網膜剝離的症狀包括:
● 突然出現大量飛蚊症
● 出現閃光感
● 視野邊緣出現幕簾般的陰影,且範圍可能逐漸擴大
● 視力逐漸模糊
● 色彩不鮮明、逐漸變暗
視網膜剝離原因
視網膜剝離的主要危險因子像是:
● 近視:特別是高度近視,讓視網膜周邊較薄弱
● 年齡增長:玻璃體逐漸退化,容易牽扯視網膜、造成視網膜裂孔機會上升
● 眼部外傷史
● 曾經接受過眼科手術
● 有視網膜剝離家族史
● 另一眼曾發生視網膜剝離
●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
● 眼內發炎等
視網膜剝離手術及治療
治療的目標是幫助剝落的視網膜貼回原本的位置。治療會依照患者視網膜剝離狀況,由醫師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。常見的治療方式有以下四種:
● 雷射:適合用在視網膜破洞合併小範圍視網膜剝離的早期階段,在破洞周圍進行雷射治療,形成疤痕組織防止剝離範圍擴大。
● 氣體網膜固定術:在眼內注射膨脹氣體,透過氣體的表面張力,將破洞封住,再利用雷射或冷凍治療幫助破洞周圍的視網膜黏合。手術後需要配合特定休息方式,例如趴睡、側臥等,來幫助視網膜貼合。
● 鞏膜扣環手術: 在眼球外壁縫合環狀的扣壓物,將眼球壁向內推擠,搭配上冷凍治療,使視網膜重新貼合。
● 玻璃體切除手術:手術會移除玻璃體,並注入氣體或矽油來幫助視網膜復位。手術後需要配合特定休息方式,來幫助視網膜貼合。
視網膜手術後為什麼要趴姿(或特定姿勢)休養?
視網膜手術後,會將視網膜以雷射固定回原本位置。雷射後需要二到四週才能維持視網膜穩固效果,而這段期間就需要膨脹氣體或矽油來幫助固定視網膜。在眼球內,氣體或矽油都是屬於較輕物質,因此需要患者採特定姿勢休養,才能發揮氣體或矽油的功用(如下圖)。
示意圖:當患者趴姿時,氣體或矽油能向上固定視網膜
視網膜剝離術後併發症
手術後可能的併發症包括:
● 眼壓異常(過高或過低)
● 眼球發炎、感染
● 白內障提早形成
● 眼內出血
● 增殖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 (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):術後一到兩個月,大約一到兩成患者會發生增殖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,導致視網膜剝離復發,需要進行二次手術
● 黃斑部皺褶
視網膜剝離術後視力恢復
視網膜剝離手術後,視力恢復第一步在於視網膜是否成功貼合,當視網膜貼合後,感光細胞才有機會重新運作。一般而言,視力恢復通常需要3到6個月的時間。若發生視網膜剝離時,視網膜中心未剝離,手術後視力恢復的機會較高。此外,視網膜剝離發生時間長短、年紀、白內障等,都會和手術後視力恢復有關。
如何預防視網膜剝離
1. 如果有較高視網膜剝離風險者,如高度近視、具家族史、或另一隻眼曾發生過,建議至少每年安排眼底散瞳檢查,並且平時多留意視網膜剝離相關症狀。
2. 進行運動時如果可能造成眼部碰撞,建議配戴防護鏡。
3. 善加控制糖尿病,避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進展成視網膜剝離。
視網膜剝離常見問答
問1:
視網膜剝離會自己好嗎?
答1:
視網膜剝離絕大部分需要透過手術,來幫助視網膜貼合。如果早期發現並治療,可以避免視網膜剝離範圍繼續擴大,減少視力的傷害。
問2:
視網膜剝離手術後可以搭乘飛機嗎?
答2:
視網膜剝離手術後如果眼內有氣體,不可以搭乘飛機,以免氣體膨脹,造成眼壓急劇上升、眼睛疼痛,影響手術恢復。如果必須搭乘飛機,請在手術前告知醫師,並討論其他治療方式。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