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分類Article
糖尿病眼底檢查:一年至少一次,遠離失明風險
文/眼科醫師王得安
糖尿病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,當血糖出現問題,眼睛的血管及構造也會出現問題。在各種糖尿病眼睛病變中,又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最常見。根據統計,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成年人失明主要原因之一。然而,早期沒有明顯症狀、不易察覺,一旦進展至晚期,視力損害可能會不可逆。因此,糖尿病患者定期接受眼底檢查是預防視力喪失的關鍵。
糖尿病患者的第一次眼底檢查時機:
依據美國眼科醫學會建議,不同類型糖尿病患者,建議第一次進行眼底檢查的時機並不同,先用一張表格整理如下:
備註: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(NPDR)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第一階段,若嚴重度更高,轉變成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病變,則需要更密集追蹤。
第二型糖尿病患者,常因為診斷糖尿病時,已經比實際有糖尿病來的晚。因此建議在診斷糖尿病時就一併接受眼底檢查。懷孕婦女因為荷爾蒙變化,會讓原先糖尿病狀況加劇;如果是正常或眼底剛開始出現異常,建議每三個月追蹤一次。若是嚴重度更高,則要增加追蹤次數。
已經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,該多久追蹤眼底?
若出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,請依照眼科醫師的建議,定期回診追蹤。
輕度到中度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,通常建議三到六個月追蹤。如果進展到重度、甚至是黃斑部水腫、玻璃體出血等併發症,通常會一到三個月,或更密集的追蹤觀察變化。
糖尿病眼底檢查「常見問答」
問1:
有哪些原因(危險因子)會造成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呢
答1:
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兩個原因是:未控制好的血糖、及得到糖尿病的時間長短。未控制好的血糖很好理解;另外,糖尿病時間越長,有眼底病變的機會越高(儘管善加控制也可能會病變,只是病變程度的不同)。也因此,糖尿病時間越長,更要記得每年至少做一次篩檢。
其他原因包括:血壓沒控制好、血脂過高、處於懷孕期、抽菸等等。
問2:
「糖尿病眼底檢查」要如何進行?需要做什麼準備嗎?
答2:
糖尿病眼底檢查包括散瞳眼底檢查、眼底攝影等項目。若是透過散瞳檢查,會藉由藥水讓瞳孔放大、幫助醫師能完整確認眼內血管情況。散瞳檢查後四到六小時會有畏光、模糊情況;藥效退去就會恢復正常,請留意恢復時間及安全。糖尿病眼底檢查在各層級醫療院所都能尋求眼科醫師來協助檢查。
問3:
如果出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,我該怎麼辦?
答3:
治療首重控制血糖、血壓、及血脂。此外,眼科醫師會依據病變程度不同,來安排追蹤及治療。常見治療包括雷射、眼內注射新生血管抑制劑(anti-VEGF)、以及玻璃體切除手術等。
延伸閱讀: